王宝友:工业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光明网讯(记者 雷渺鑫)1月6日,由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北京信通传媒·通信世界全媒体承办的“2023 ICT行业趋势年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宝友以《工业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发表了演讲。
王宝友表示,工业互联网是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技术的新兴业态,是工业发展连接枢纽,是数字基建,是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依托。
“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王宝友说道。一是工业互联网成为实体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二是工业互联网持续赋能行业转型升级、融通发展。三是工业互联网优化就业结构、稳定就业增长。四是工业互联网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针对工业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理论逻辑和技术逻辑问题,王宝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从理论逻辑来看,工业互联网是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并可促进生产要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革,夯实产业数字化发展根基,在发展中逐步成为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物理载体。而技术逻辑则从工业互联网的四个要素,即网络、平台、数据和安全方面,助力数据价值最大化、赋能实体经济。
工业互联网作为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已成为全面开启数字经济新时代的“金钥匙”。然而,在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历史关口,如何进一步促进工业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对此,王宝友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立足工业视角。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共性赋能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工业企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对融合过程发挥主导作用。
其次,重视中小企业。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中小企业的共享。同时加强与中小企业的合作,带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健全优质服务体系,建设一些赋能平台、转型服务平台、数字化转型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
最后,坚持长期思维。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其赋能实体经济的进程是渐进的、螺旋式前进的,是需要长期积累并且持续优化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工业互联网须与行业特有的技术、知识、经验、痛点紧密结合,需要政府引导、业界深耕、技术突破、资本浇灌、其建设发展,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王宝友说。
明说文娱丨张光北演技何以深入人心?一个细节找到答案******
《那山那海》以福建省宁德地区为背景,讲述了各族人民在国家的领导和号召下,齐心协力脱贫致富的故事。宁德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当地百姓过着食不果腹的贫困生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国家精心规划了因地制宜、创新扶贫等多种方案,宁德当地的各族人民积极响应号召,大家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终于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小康之路。
剧中,著名表演艺术家张光北饰演陈越校长,是当地脱贫攻坚的带头人。播出后,张光北的演技受到观众的好评。而与张光北饰演对手戏的演员白玉,谈到张光北的演技时,感叹“老演员就是老演员”。白玉坦言,在与老艺术家合作的过程中,从道具的设计到细节的处理,看到了太多闪光点。“这些都是剧本上看不到的,老演员为什么能够恰到好处表现出来,关键在于他们带着深入生活领悟到的真情实感投入创作。”这种扎实的创作,对于青年演员从事文艺工作有着宝贵的价值和意义。(王恩慧 董腾飞)